近几年来,全球机器人产业出现井喷式增长,而青岛机器人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,先后出现了九十多家智能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企业。作为国内首家“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”的青岛高新区,抢抓“工业4.0”和国家推动“两化融合”的战略机遇,围绕高端智能制造,在国内率先布局发展机器人产业,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。如今,机器人产业园已累计引进机器人项目60余个,总投资逾126.5亿元,世界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已齐聚高新区。
六成以上机器人为工业型
耿凯介绍,青岛发展的多是工业机器人。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可以将简单生产劳动中的人力解放出来,同时为企业解决用工荒的问题。而且机器人生产的质量更稳定,尤其是生产较为恶劣的环境,机器人可避免人体带来伤害。
智能机器人能看家能下水
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是高新区机器人产业中的一环。今年1月份,一款由海尔旗下公司研发生产的家庭管家式机器人,已经小批量推向了市场,并受到了市场的认可。一家创客公司推出的车载智能机器人则已经推向市场,这款车载机器人语言识别率达到百分之九十,甚至能识别方言,可以连接行车电脑实时掌握汽车状况,可以导航、发微信、打电话、听音乐,后期还可以实现人机对话,实现无人驾驶。高新区还诞生了家庭护理机器人,实现家庭室内24小时监控以及防盗报警。
国际机器人中心即将启用
记者在高新区看到,占地面积约32亩的机器人中心建设基本完成。该中心建筑面积约1.8万平方米,算得上国内一流的主题综合服务平台。可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,创客孵化平台、研发办公平台、产品发布平台等。中心还建有机器人科普区将用于机器人知识的科普推广。目前,中心办公场所正在装修,展示场所布置基本完成,办公区域的装修也接近尾声,预计不久就可以投入使用。
“青岛造”机器人走向世界
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出现井喷式增长的机遇面前,高新区快马加鞭发展机器人产业。预计到2017年,在诸多大项目的带动之下,青岛高新区落户企业超过80家,全区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将超过90亿元。伴随着“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”、“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”、“中国水下机器人之都”、“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基地”的建成,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“青岛造”机器人走向全世界!
发展定位
全力推进打造 “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”“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”“中国水下机器人之都”“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基地”的发展定位
产业方向
以机器人本体制造为核心,建设涵盖集成机器人、原材料与基础件、工业软件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。同时,大力发展水下特种机器人、智能服务机器人等
发展目标
2017年 引进企业达80家产值90亿元
机器人四大家族
瑞典ABB、德国kuka和日本发那科、日本安川电机被业界称为世界机器人制造企业的“四大家族”,其中ABB是一家瑞士-瑞典的跨国公司,专长于重电机、能源、自动化等领域。在全球一百多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。总公司设于瑞士的苏黎世。ABB是位居全球500强之列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。
(来源: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/青网 )